飲料更換新包裝或者推出新品牌,都是很常見的事。但過去,一般多是取個性的品牌名稱,要不就是刷新一下設計風格,或者加一些宣傳語。而在當90后漸成消費主體、社交媒體成為主流傳播平臺后,飲料瓶身也逐漸被廠商更加重視,用新的創意思路和呈現方式,來進行與過去完全不一樣的營銷。
印上二維碼的“歌詞瓶”標簽、有“新聞”的礦泉水標簽……現在的飲料包裝除了拼顏值更要拼創意。如前一陣在網上大火的LIFEWATER,一個半瓶水的設計竟然促使其銷售額提升了652%,可見,飲料包裝創意的魅力有多大。
行業巨頭頻玩“瓶子營銷”
其實早在2014年,可口可樂就在中國玩起了個性化包裝,這一舉措讓可口可樂中國的業績顯著提升;隨后包括加多寶、百事可樂、銳澳雞尾酒等飲料、酒水品牌都跟隨效仿,創意十足的“歌詞瓶”在中國風靡一時。
隨后,可口可樂又開啟過一次叫做“ShareaCokeandaSong”的營銷戰役,把經典的可口可樂、健怡可樂、零度可樂以及綠瓶的可口可樂上印上70幾句不同的歌詞。除此之外,還和音樂識別App“Shazam”合作,當消費者們在可樂上掃碼之后,可以錄一段對口型唱歌的視頻并且發送到社交網絡上。這一個體驗倒是給消費者增加了不少數字化的互動環節,讓消費者的新鮮感不止于一瓶印著歌詞的飲料。前不久,又借勢里約奧運會,推出了“金牌點贊瓶”。
無獨有偶,在“瓶子營銷”方面,百事也沒松懈過。如今年春節期間,百事可樂猴年主題的一系列廣告營銷活動取得了成功,也為百事可樂培養了許多忠誠粉絲。進入夏季后,百事為了應對飲料夏季營銷大戰,又推出了emoji表情瓶。
是劍走偏鋒還是大勢所趨
面對現如今被吵得大熱的“瓶子營銷”,越來越多的飲料供應商開始加入帶這次“瓶子營銷”大戰中。
隨著社會消費水品及物質需求的不斷上升,消費者的消費模式、消費理念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如今人們更加追求個性化、定制化的消費體驗。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瓶子營銷“是一種社會趨勢。但是過分的“瓶子營銷”只會造成飲料消費市場本末倒置。
眼下,由“瓶子營銷”所帶來的詬病隨處可見,如媒體前陣子曝出礦泉水賣的不是水而是包裝瓶的新聞。業內人士認為,為了適應市場趨勢,“瓶子營銷”可以成為飲料企業爭搶市場的輔助手段,但它絕對不能成為飲料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
業內人士指出,飲料消費的主體終究還是飲料本身,如何通過先進的飲料設備生產出品質過硬的飲品才是飲料企業制勝市場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