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巨頭蘋果公司將于北京時間7月27日凌晨發布其第三財季的業績。然而此刻,投資者對蘋果的預期卻降至冰點,曾經是資本市場寵兒的蘋果,如今卻面臨著巨大的信任危機。
“很明顯,一直驅動蘋果的靈感已不知飄向何方。”北京時間7月26日凌晨,美國BGC金融公司的分析師科林·吉利斯(Colin Gillis)宣布,將蘋果公司的評級從“中性”降至“賣出”,目標價從110美元大幅降至85美元,降幅接近23%。
華爾街分析師對蘋果第三財季的預期收入為422億美元,同比下降15%,主要原因是預測iPhone的銷售量會有17%的降幅。而每股收益為1.4美元,也比去年同期少了24%。
這與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掉隊不無關系。
多家外媒指出,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境遇江河日下,想要走出這一困境顯得非常艱難。
研究機構Counterpoint上周末公布研究數據顯示,6月蘋果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降至9%,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3.2%,這一市占率已經低于2014年6月9.9%的水平。
由于國內廠商的崛起,智能手機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已經愈演愈烈。數據顯示,目前Oppo的市場份額為22.9%,華為為17.4%,vivo手機也有12%的份額。在此之上,市場的整體需求也在放緩。瑞銀的中國電信團隊近日指出,今年二季度由于4G用戶增量減少手機的銷量也隨之下降。
曾經作為“創新”代名詞的蘋果,現在卻頻頻被指創新乏力。分析師稱,蘋果向市場推出創新產品的速度太慢了,這也是它為什么在中國市場掉隊的原因。“如果你看下那些中國的對手公司,他們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將大量的創新帶給市場,這很驚人。” Counterpoint的設備和生態研究總監尼爾·沙(Neil Shah)向美國CNBC表示。
尼爾·沙稱:“如果蘋果不能夠在硬件上加快創新速度,不能像它的競爭者一樣每一年甚至每6個月就推出新的功能,它就會落后。等蘋果手機實現雙攝像頭的時候,那差不多也一年時間了,那時大多數的智能手機用戶也都用上了。”
據傳蘋果公司將在今年9月發布的iPhone7手機上配備雙攝像頭、無線充電等新功能。但事實上,這些功能均不是第一次推向市場,很多移動設備廠商早就運用了上述技術。
觀察人士稱,已經有跡象表明蘋果有意給其產品更新周期提速。蘋果公司很有可能在2017年直接發布iPhone 8以取代iPhone7s系列。隨著中國高端手機市場日益成熟,蘋果手機在中國的銷量可能會繼續下滑,除非它們可以推出能與Oppo或者vivo這樣的廠商競爭的產品。
“在中國每個人都希望用上更大屏幕的手機,所以人們尋求的是那些在400-500美元價位可以提供更多功能的設備,譬如Oppo和vivo。”尼爾·沙表示。
如今已經躍升為蘋果全球第二大市場的中國,其重要程度僅次于美國本土,因而近年來對蘋果公司業績的影響也愈發明顯。
蘋果上一季財報顯示,來自大中國區的收入同比下跌了26%。百度通過其地圖和搜索軟件收集到的數據預測分析稱,在即將公布的三季報中,這一數據的同比下跌幅度可能會在20%左右。
截至美國當地時間7月25日收盤,蘋果的股價下跌了1.34%至97.34美元。這一價格相當于又回到了蘋果兩年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