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共享單車在各大城市火爆了起來,黃色、藍色、綠色……五彩斑斕,款式也各不相同,可以看到的是,雖然目前的公共交通系統已經非常完善,但使用共享單車的人也越來越多,近期,共享汽車也逐漸鋪開,“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正逐漸得到解決。
相比于2017年全面新興的共享類交通工具,電動車已經算得上是老牌交通工具了,經過十數年的迅猛發展,電動車在產品保有量和實際使用量上都有著共享單車難以撼動的局面,但面對共享單車的迅猛發展和越來越受到限制的電動車使用政策,電動車產品的銷量已受遏制,再加上原材料的上漲,2016年的電動車市場略顯低迷。
面對低迷的市場狀態和共享單車的興起,電動車商家們拼的是什么?什么才能實現電動車銷量的再增長?通過行業動作解讀,我們能管窺一豹的看到電動車行業的一些“新變化”。2016年,行業領導者新日推出了高端單品新日晶致和新日獵鷹,在這兩款車上,新日運用了大量的新工藝和新技術,在產品品質、外觀及功能上實現了質的飛越。共享單車和電動車雖然在功能上有一定的重合,但它們本質上是適應異種需求的不同交通工具,新日正是從外觀和工藝著手,擺脫了電動車單純的“短途出行”功能,試圖通過騎行樂趣和騎行文化破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日電動車早在數年前便已經布局智能電動車,并在電動智能化的浪潮中領先一步,通過“芯片”成功定義了“智能電動車”,智能的興起代表著以新日為代表的電動車廠商注意到了單純功能性產品的局限,面對當下共享單車合圍的局面,智能能更好的將單車和電動車區分開來,單車本質上并不是新鮮事物,智能電動車的便捷性得以取代共享單車時,來自共享類交通工具的壓力便不復存在。
共享時代來臨,雖然電動車廠商面臨著一定的壓力,但是我們可以看出,電動廠商通過品類升級和技術革新,已經將來自行業內外的壓力逐漸緩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