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對頭皮護理也是日漸重視。數據顯示,近兩年洗護市場的整體增長僅為1%,但頭皮護理細分賽道的增速卻高達24%。越來越多的品牌看中頭皮護理的藍海市場,紛紛入局。
近日,頭皮護理品牌“至墨實驗室”已經完成了新一輪戰略投資,入駐聯合U創孵化器,引入戰略合作方聯合利華,后續將進一步強化產品創新研發和優化供應鏈。
資料顯示,至墨實驗室品牌于2020年正式開始運營,主打量膚定制,可以根據用戶不同類型頭皮情況和用戶的需求進行洗護產品的定制,為用戶提供差異化洗護產品。
頭皮健康問題增多
頭皮護理賽道成藍海
2014年,國貨洗護品牌滋源誕生,并首次提出頭皮護理的新概念,讓消費者意識到了頭皮健康的重要性。這些年在品牌的不斷教育下,消費者已經對頭皮護理有了普遍的認知。
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有超過2.5億人正飽受脫發困擾,且這一數字仍在持續增長中。且由于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環境污染加劇等因素,這一代年輕人正面臨著更加嚴峻的頭皮健康問題。
阿里健康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90后中脫發人群占比高達36.1%,幾乎與80后38.5%的頭發人群占比相當,因此,當代年輕人對于頭皮護理產品也更加關注。
相對于已經是一片紅海的洗護市場,頭皮護理的細分賽道卻還是一片藍海。《2021頭皮養護趨勢報告》顯示,頭皮養護理念正在不斷深入人心,在對消費者的調查中發現,已經有高達54%的中國消費者認識到了頭皮護理的重要性。
頭皮護理產品的種類也從過去的簡單的洗發水、護發素兩件套,延伸出頭皮養護精華、護發精油、免洗清潔產品甚至安瓶。功效上也從過去的去屑、防脫、控油延伸出蓬松、滋潤、止癢等功能。
更多新老品牌瞄準頭皮護理這塊藍海市場,推出頭皮護理產品。除了聯合利華以外,施華蔻、歐萊雅等老牌洗護品牌也入局了頭皮護理領域,同時該賽道中還有如橙蔻、B2v、且初等新銳國貨品牌不斷崛起。
除此之外,海外新品牌也在不斷增加,天貓國際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海外美護發新品牌入駐天貓國際的數量呈現翻倍增長,進口頭皮護理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340%。去年,天貓國際還增設了“頭皮護理”全新類目。可見,頭皮護理賽道不容小覷。
“量膚定制”洗護產品受追捧
在頭皮護理產品快速增長的同時,定制化洗護也在悄然興起,根據消費者的頭皮狀況和個人需求定制的洗護產品,能夠更有針對性地解決消費者的頭皮問題,達到更好的養護效果,因此,逐漸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據了解,至墨實驗室目前已經推出了調配式洗發水和頭皮護理精華產品。調配式洗發水是由益生元氨基酸基底液和植萃粉組合成的產品,其中基底液用于適配不同人群的頭皮狀態,不同植萃粉針對性適配防脫、烏發、去屑等問題,方便消費者定制合適自身頭皮問題情況的產品組合。
定制化的洗護產品不僅能夠更加適配不同消費者的洗護需求,也更符合當代年輕人對“個性”“獨特”的追求。目前,至墨實驗室已進入天貓、京東、抖音、小紅書等平臺,還曾入選小紅書好物推薦。
而至墨實驗室也并非首個定制化洗護品牌,同樣成立于2020年的香氛個護品牌Plustwo普拉斯兔,其主打的產品就包括使用分離式安瓶科技的輕定制洗發水。該洗發水一套產品中包含基底液和去屑止癢、平衡賦活、蓬松豐盈等功能在內的精華安瓶以及不同氣味的香水安瓶三個部分,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頭皮狀況、發質以及個人喜好對產品功效和香味進行DIY組合,得到專屬于自己的個性化產品。
該產品上線半年累計銷售15萬件。目前Plustwo普拉斯兔的天貓旗艦店已經擁有15萬+粉絲,且產品已經登錄NOISY美妝集合店、MTYA-咪塔呀等線下門店。同時,該品牌還于今年1月份獲得了堅果資本的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我國的洗護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了100%,可以說已經完全飽和,不少大品牌洗護已經開始出現負增長。而這些新銳洗護品牌之所以還能不斷得到資本青睞,擠進競爭激烈的洗護市場,正是因為他們抓住了消費者的新需求,開辟了新的賽道。對于今天的品牌而言,只有深入洞察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抓住機會,才能避免被市場的變化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