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巴西市場遇阻的手機廠商并不是小米一家。一位中國手機廠商海外市場負責人介紹,一些中國品牌曾經打入巴西市場,但均以失敗告終。華為和中興都在進入巴西智能機市場后又退出,在2015年再次進入,當然未有突破。
小米巴西市場遇阻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7月小米正式進軍巴西市場。隨后,小米推出了紅米2和紅米2 Pro兩款手機。銷售渠道上,公司一是通過電商平臺,二是將部分產品通過實體店銷售。
巴西對于本國電子產品采取貿易保護,以進口電子設備的高稅率促使廠商實現本地生產。因此,在當地勞動力和配件成本高昂的情況下,希望打開巴西市場的公司仍紛紛在當地開設工廠,三星、LG、索尼等企業均在當地進行CKD(全散裝件組裝)。
據了解,小米在巴西本地采購部分配件,部分配件進口,產品由富士康巴西工廠代工。對于在供應鏈上并無優勢的小米而言,從法律和會計問題到進口零部件、物流、運輸、財務系統等,都需要重新設計——這無疑是一大挑戰。
此外,在巴西,大型實體零售店控制著銷售主渠道。數據顯示,只有15%的巴西本地消費者會在網上購買手機。而小米的銷售渠道以線上為主。
小米全球副總裁雨果·巴拉曾介紹,小米在巴西市場最大賣點在于其售價,標價160美金的紅米2手機幾乎只是當地競爭者類似檔位產品售價的一半。然而,由于巴西的物流、稅負和倉儲成本居高不下,小米的低價策略能否長期支撐尚不可知。
顯然,希望通過拓展國際市場來贏得出貨量增長的小米,對巴西市場的復雜程度預估不足。
關于此次巴西市場的調整,雨果·巴拉解釋稱,由于巴西的生產規章、在線銷售的稅收政策不斷變化,短期之內不會在巴西發布新產品。而原先的本地生產策略也將改變,小米未來會根據不同的產品決定,究竟是通過進口還是在巴西當地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