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杭州亞運會盛大開幕僅剩百日之際,富陽銀湖體育中心已全面就緒,蓄勢待發,準備迎接亞運盛事的到來,并精心規劃賽后可持續運營策略,以應對社會各界的期待與評價。
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的設計團隊秉承“經濟手段實現綠色亞運、低技手段建構文化亞運”的設計理念,在尊重專業的體育建筑工藝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具有富陽特征的山水意向,通過簡潔的形態、緊湊的空間布局、環保的建筑材料、低技的構造手段、可持續利用的場館設施等方式,完成亞運射擊、射箭、現代五項比賽場館(場地)的設計,成功落實亞運會“綠色、智能、簡潔、文明”的辦會主旨。
本項目用地面積275182㎡,建筑面積85840.7㎡,是2023第19屆亞運會12個新建場館之一。屆時將舉行亞運會射擊、射箭、現代五項三個大項的比賽。
場地西、北環山,南側臨水,東側連接城市,站在場地中央,又被群山懷抱,讓人不禁想起富春江畔的遠山近水,蘇軾“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的自然感悟,黃公望“興之所至,不覺亹亹布置如許”的富春山居。黃公望把對哲學、文學的思考變成山石、汀沙跟云之間的互動,人生最重要的并不是仕途、財富,而是修身養性,是寄情山水、融于自然的那份悠閑與平靜。
因此,方案思考如何運用當代建構技術,打造一座多元、復合的運動競技場館,如何在滿足賽事功能的前提下,回歸場所本源,與山水融洽相處,進而感知它、詮釋它,如何將杭州韻味、富陽特色傳遞給參賽的各國運動員、教練員。
于場地,通過設置5個標高的臺地來呼應山地的高差變化,充分考慮對山體自然環境的保護,減少山體開挖,內部平衡土方。通過二層平臺高效連接三個比賽項目,合理組織人流;將射擊比賽的10米資格賽、25米資格賽、50米資格賽、決賽館垂直分布,將三個項目共用功能集中布置在新聞安保中心,集約、高效利用場地。
于山水,射擊綜合館平面方正、體量龐大,建筑造型采用多段坡屋面的銜接,順應周邊山體,消解建筑體量,使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立面設計,采用了參數化的手段、像素化的手法將富春山居圖進行現代演繹,完成了一個從抽象到具象,由具象表達抽象的過程。
在建筑表皮的設計上,該建筑摒棄了機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等參數化的高科技手法,轉而采用模數化、低成本的標準構件,以低技術的手段實現。設計師選擇以300mm*520mm的百葉作為基本單元模塊,通過巧妙地旋轉超過37000塊單元模塊至不同角度,運用這種簡單而質樸的轉軸方法,仿佛“以百葉為畫筆,以陽光為墨水”,重新描繪出富春江畔那自然、和諧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