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遠:我認為2016年的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關鍵,房地產到了今天為止,當然上海的表現有點出乎我的預料。
我在去年有一篇文章,講以下城市的房價會上漲,第一梯隊里面就有上海。現在我列舉的第一梯隊里面,除了三亞沒有表現,其他的都很猛。最近有很多人說,你把那個單子列出來以后就漲起來了,我認為瘋漲沒有想到,去年深圳的瘋漲沒有想到,今年上海的瘋漲也沒有想到,瘋漲的背后一定有因素。如果說中國房地產目前的瘋漲是因為江湖上流傳的配資造成的,那后果會非常嚴重,把中國房地產復蘇的希望徹底的熄掉,瘋漲暴漲以后肯定會暴跌。
我列三類城市2016年政策寬松的情況下拉動中國房地產的穩定,中國房地產穩定以后整個經濟出現大的問題概率比較小。當然,目前整個房地產的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2016年大家要記住,房地產的主旋律是去庫存。
目前最大的問題,房地產告別短缺,進入過剩,這種過剩不是全國所有的城市都過剩,上海需求仍然很旺盛,北京仍然很旺盛,熱點城市仍然很旺盛,但是在旺盛的背后掩蓋不了中國房地產庫存過大的事實,庫存究竟有多大?我們官方去年講的數字是7.1億平方米,事實上還要加上70多億平在建的面積,加上30多億平已經批準沒有建的,加起來庫存我個人的預盼在130到150億平,按照我們每年賣13億平,差不多需要10年消化庫存。所以當下一線城市出現房地產的瘋狂,我最近寫文章,我叫“最后一次瘋狂”,如果整個房地產市場,包括一線市場比較平穩的話,中國房地產還應該可以延續幾年,但是如果今年這種瘋狂的姿態開局的話,2017年中國房地產最危險的一年。
對于中國房地產市場,我一直堅持我3個20%判斷,大家要投資房地產,3個20%,20%的開發商會活下來,20%的城市有投資價值,20%的樓盤值得買。剩下的80%毫無疑義。所以在2014年9月30號人民銀行調整首套房認定標準的時候,我當時寫了一個文章,《不是每一朵野百合都有春天》,未來整個房地產的機會都在20%,當時在文章里面講了幾句話,將熱點城市,需求仍然存在,庫存不是問題,一旦政府喪心病狂的救市,你就必須喪心病狂的買房,如果2014年9月份買房子,現在沒有那么多的焦慮,這是一個基本規律。
我的基本判斷沒有變,2016年,我仍然認為是買房的時間窗口,千萬不要用過去的經驗,過去在恐慌的心態下買房不對,中國房地產走向最后一個特別微妙的階段,你很有可能就是那個最后的接盤俠,房地產作為最后投資的平臺已經慢慢結束,但是房地產投資仍然是投資的主流,只要中國經濟未來10年完成調整,房地產的增長是可以期待的,2016年瘋漲如果提前到來,2017年就比較微妙,房地產的上漲,既是上面期待的,也是不期待的,期待是一線帶動二線,二線帶動三四線,完成去庫存,但是一線的瘋漲一定會引發政策的調控,現在有些城市已經出臺調控的舉措,中國房地產到了今天為止,我認為一線城市的瘋漲行情不會持續,這種行情是不正常的,背后的原因,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上漲正常,瘋漲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