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泡、頂燈、節能燈管、臺燈等不同種類的照明工具,如今都熱衷于打造LED概念。LED燈由于光線穩定又節能,一直被消費者青睞,但同時也有傳言稱LED藍光會對視網膜造成損害,實際情況究竟如何?
近日,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綠色光源產業測試中心對通過超市、小商品市場等途徑購買的6款照明燈,包括LED球泡燈、LED折疊臺燈以及普通節能燈等進行了測量,實驗人員模擬照明環境檢測6種照明燈的光輻射危害情況。
檢測結果顯示
根據國標,6款照明燈中有4種LED燈檢測出藍光危害,且危險等級均為1類危險。實驗人員市計量院工程師張建亮介紹,1類危險屬于低危險等級,使用這類照明燈進行常規照明大多數時候是安全的; 但是1類危險對視覺健康也有影響,長時間直視光源會傷害視網膜,因此建議盡量不要直視LED燈的光源或選用優質LED燈。
提醒:嬰兒、糖尿病人慎用LED燈
市計量院工程師劉毅介紹,可見光是波長為400nm-700nm的光波。其中,短波藍光是指波長在400nm-480nm之間具有相對較高能量的光線。該波長內的 藍光會使眼睛內的黃斑區毒素量增高,嚴重威脅眼底健康,易誘發盲眼病。
劉毅說,藍光危害主要針對的是LED光源,本次實驗檢測出其中5個樣品的藍光輻射為低危險,這種燈也可以使用,但是對視覺健康還是有一定危害,眼睛不能長時間直視“1類危險”光源,尤其是防止兒童和老人不要直視LED光源。
北京一位眼科專家也提醒,有兩類人群更要慎用LED燈:
一類是眼睛嬌嫩的嬰幼兒
因為嬰幼兒的晶狀體更加清澈,無法對藍光進行過濾,而孩子又有追光的天性,受到長期大量藍光輻射,會導致嬰幼兒視網膜出現光毒性的損傷,影響視力;
第二類是糖尿病人
因為糖尿病經過多年的發展,都有視網膜的病變,視網膜承受光損傷的約值大大下降,藍光對其視力影響較大。
其實,藍光在進入人眼之后會對視網膜造成損害外,有研究指出,高能量藍光還會讓亂人們正常的生物鐘,削減褪黑色素的分泌,從而導致睡眠質量下降。在睡覺前玩手機,就容易遭受藍光的傷害。不僅眼睛容易日積月累產生病變,藍光對于人體的生物鐘的影響也會讓人無精打采。
目前,市場上各種防藍光產品層出不窮,其質量與效果到底如何,消費者很難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