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凈化器的各類功能眼花繚亂,仿佛三頭六臂無所不能,這些究竟哪些是確有其效,哪些只是雞肋宣傳,究竟空氣凈化器是怎樣為我們趕走污染煩惱的?且看編輯為你一一解析。
數讀空氣凈化器
PM2.5含量臨界值為75微克/立方米
空氣中的污染物主要有煙塵、總懸浮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PM2.5)和細顆粒物(PM10)等,顆粒物的直徑越小,可進入呼吸道的部位就越深,10微米直徑的顆粒物通常沉積在上呼吸道,而2微米以下的顆粒可以100%深入到細支氣管和肺泡。
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達標比例僅為4.1%
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月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依據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對SO2、NO2、PM10、PM2.5、CO和O3六項污染物進行評價,74個新標準監測實施第一階段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城市比例僅為4.1%,其他256個城市執行空氣質量舊標準,達標城市比例為69.5%。
空氣凈化器銷售量較去年同比增長90.5%
根據近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由于霧霾天氣的原因,空氣凈化器成為最受關注的家電產品,去年全國的銷售量接近240萬臺,同比增長90.5%;零售額達到56億元,同比增長105.9%。
商家宣稱凈化率達99%多為偷換概念
99%甚至99.99%仿佛已經成為市面上許多空氣凈化器的一個宣傳口號,不少品牌的產品都宣傳自身對PM2.5和甲醛的去除率很高,而事實上這種宣傳更多只是一種偷換概念的口號,99%的去除率是材料本身對PM2.5和甲醛的效果,而不是實際在空間運行的效果。
HEPA濾網針對0.3微米以上的微小顆粒、粉塵、細菌等物質均有明顯的過濾效果,標準的HEPA過濾器對0.3微米的懸浮微粒的吸納效率能夠達到99.7%,是凈化器中極為高效的一類過濾材質。
但同時HEPA濾網的密度高,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強力排吸氣風扇去帶動空氣的流通,所以能耗較大,此外,HEPA濾網不能用水洗,而需要定期更換才能持續使用,所以這種空氣凈化器的維護成本也較高。
紫外線殺菌 成本低但可能損害健康
紫外線殺菌是空氣凈化中成本較低的一種,通過紫外光的照射,可以讓蛋白質變性,從而達到殺滅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的目的,紫外光殺菌能耗小效果強,相對殺菌成本也較低。
但是紫外光無法對空氣中的灰塵起到很好的沉降作用,同時頻繁的紫外線照射也會對人的角膜、皮膚等部位造成傷害,不利于健康。
光觸媒材料 用途廣泛效率低
光觸媒材料通過特定波長紫外線的激發,在光線的作用下能夠起到除塵、殺菌的功效,其除菌除塵過程較為安全,用途也十分廣泛。
但是光觸媒材料的除菌效率整體較低,凈化率甚至會停留在個位數上,且產品壽命很短,所以除菌效果不明顯。
臭氧凈化 效率高安全要求也高
低濃度的臭氧可以殺滅留存于空氣、水中和物體表面的一些蛋白質類物質,包括病毒、細菌等等,且適當濃度的臭氧能夠起到提神作用,有利于身體健康。
人體對臭氧的濃度要求十分敏感,雖然低濃度臭氧有利于提神,但是超標的臭氧也會成為無形殺手,造成人的神經中毒、頭痛頭暈,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記憶力減退臭氧中毒,所以利用臭氧凈化空氣也有很高的技術要求,需要嚴格控制其含量。
負離子技術 凈化空氣有局限
負離子與空氣中的煙塵、灰塵顆粒結合,產生帶靜電的顆粒,在被地面吸引后產生沉降,從而能起到較好的凈化作用,負離子凈化對灰塵等顆粒物效果甚佳。
同時負離子凈化由于其無法與甲醛、苯等有害氣體進行反應,所以負離子技術沒有辦法將室內有害氣體去除,在空氣凈化方面具有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