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許多人人生都要過的“獨木橋”,企業大佬也不例外。馬云曾豪氣沖天要考北大,但無奈復讀,僥幸上了本科;俞敏洪也經歷了艱苦的復讀期;史玉柱、李彥宏都是高考狀元;潘石屹偷偷換名“石屹”參加高考;張朝陽則在自學成材的故事激勵下考上清華。
【王健林:只有堅持 才能得到成功 】王健林,1954年生于四川綿陽,1970年入伍,1978年進入大連陸軍學院學習,1983年就讀遼寧大學黨政專修班,1986年畢業獲得經濟管理專業學位。1987年,為了響應國家“百萬裁軍”的號召,王健林告別了自己18年的部隊生活。轉業后,他來到大連市西崗區區政府。一年后,一個偶然的機會使王健林的人生軌跡發生了重大轉變——負債數百萬元的西崗區住宅開發公司瀕臨破產,區政府為了拯救這個“爛攤子”公開招賢。王健林主動請纓,擔任西崗住宅開發公司經理。1992年,大連市西崗住宅開發公司改名為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王健林和他的萬達故事就此開始。
【李彥宏:陽泉高考狀元】1987年,19歲的李彥宏考取了山西陽泉市的高考狀元。在填報高考志愿時,高中時參加全國青少年程序設計大賽的他,毫無疑問地喜愛計算機,但是第一志愿卻不是北大計算機系,而是信息管理系,因為他考慮到:將來,計算機肯定應用廣泛,單純地學計算機恐怕不如把計算機和某項應用結合起來有前途。讀北大,學會獨立思考。面臨畢業,正是沉悶的1991年,決定“走出去看世界”的李彥宏如期接到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的入學通知。
【馬云:因英語成績好 專科生直升本科】1982年的時候,18歲的馬云迎來了生命里的第一次高考。不過馬云并沒因數學不好而退縮,反而在報考志愿表上赫然寫著:北京大學。那年的高考成績出來以后,馬云的數學成績是——1分。但是這時候路遙的《人生》的改變了馬云的想法,馬云開始了艱苦的復讀,并在19歲的那一年,再次走進了高考的考場。不過馬云的數學成績只有19分。馬云又開始了一遍打工一邊復習的日子。就這樣,到了馬云20歲那年,他毅然參加了第三次高考,馬云這次數學的考試成績及格了——79分。最終,英語成績很牛的馬云以本科生的身份踏進了杭州師范學院。
【劉強東:宿遷狀元 為了當縣長放棄進入清華】劉強東的班主任是一個非常關心時事的老師,總是喜歡帶著學生們思考一些社會問題。那時候劉強東的成績是全校第一,所以他非常欣賞劉強東,并對他也給予了厚望:也許你一個人改變不了這個社會,但是以你的能力,回家可以做我們宿遷縣的縣長,在你的權限范圍內,對宿遷人民好點,為老百姓多做點實事。于是劉強東便在那時有了一個夢想:從政,做縣長。在1992年7月高考成績公布后,劉強東高考成績全宿遷第一,副縣長親自送大紅花進家。而這時劉強東的成績是完全可以上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但他早已經在填報志愿時,放棄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填寫了人大社會學系。畢業多年以后,值中國人民大學校慶80周年之際,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及京東集團,于6月2日宣布,向中國人民大學捐贈3億元人民幣,設立中國人民大學京東基金。這是該校建校以來的最高社會捐贈記錄。
【潘石屹:偷偷換名“石屹”參加高考】1979年高考前8天,潘石屹被一輛卡車撞斷了肩胛骨。知道自己沒考好,他立即偷偷在另外一個縣以“石屹”這個名字報考中專,并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蘭州培黎石油學校。1981年從培黎學校畢業后,潘石屹又以整個石油部系統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石油管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