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常態下,我們建筑防水行業面臨三大轉變:第一是以淘汰落后為前提、以節能環保為核心的大規模的產業升級;第二就是防水材料廠家從單一的防水材料供應商向防水系統的綜合服務商轉變,我們行業的價值取向要從生產合格的材料向提供不漏的建筑轉化,這也是行業最大的轉變;第三就是防水材料廠家由科技創新向全面創新轉型,特別是商業模式的創新非常重要。
對于商業模式的轉型和創新,防水材料廠家的原則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方面在材料生產領域促進產業升級,騰挪更多市場空間,獲得更高的市場占有率;一方面在建筑工程領域加強應用服務,加快產業鏈的延伸,向防水系統綜合服務商轉型。
為提升行業價值,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推動承包商升級,解決承包商法人化和資質化的問題。住建部對此已經有明確規定,不得掛靠、不得轉包、不得非法承包。現在防水工程的商業模式差不多都是由防水材料廠家主導下的代理商制度,由這些代理商去包工包料施工。希望防水材料廠家的代理商們能夠順應國家形勢,我們鼓勵所有的代理商都向法人化、資質化方向轉變。今年,我國在建設領域已經開始實施資質就位,明年是資質就位的最后一年,希望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防水材料廠家的代理商都能拿到相關的資質。目前行業中存在的黑色產業鏈的終端,就是由那些沒有資質的防水施工公司和沒有技能的防水工構成的。
那么第二步要做的是對防水工人進行產業化培訓,防水材料廠家應加大行業培訓力度,通過職業技能大賽推動培訓,同時完善培訓師注冊制。實現承包商法人化和工人產業化,防水行業的價值才有可能得到提升,建筑不漏的終極目標才有可能實現。
防水材料廠家加強行業自律也是提升行業價值的重要舉措。行業自律涵蓋的內容很廣,既包括開展建筑防水工程質量提升,加強證后監管,開展全國檢測比對試驗,做好行政許可取消準備;又包括協助政府開展打假保優,凈化當地市場環境,開展防水材料“質檢利劍”行動等。希望地方協會等社團組織,能夠推動當地相關職能部門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關于質量提升、證后監管,今年中國建筑防水協會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受質檢總局委托,在全國范圍防水卷材生產許可獲證企業的專項監督檢查工作,收效明顯。
鑒于宏觀經濟形勢的復雜性,防水材料廠家也希望行業里能開展市場競合方面的工作。實施以價值觀趨同、提高效益為核心的市場競合,對于惡性、低價競爭是一種有效遏制。希望通過市場競合、行業重組來提高市場占有率,這也是防水企業成立誠信聯盟的目的所在。
另外,防水材料廠家需關注“互聯網”。“互聯網+”在生產環節上能實現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在商業模式上能創造新的生產力。毫無疑問,“互聯網”會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