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負責人李女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盡管七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頤和園舉辦活動一般卻會避開這個節日。而這里也多會選擇中秋節、國慶節這樣的節日舉辦2-3項宣傳園區文化的系列活動。隨后,記者也從北海公園、玉淵潭公園、什剎海、前門大街等負責人處獲悉,這些景區在七夕情人節當天都不會組織有針對性的活動吸引游客。
“目前屬于暑期旅游旺季,頤和園管理重點是旅游接待,因此沒有舉辦特殊的營銷活動。如果在七夕舉辦活動的話,會造成游客數量激增,影響游園秩序,并且對交通疏散都會造成很大壓力。”李女士向北京商報記者如是表示,而頤和園方面的顧慮似乎也成為了多數景區主要顧慮的因素。什剎海的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平日什剎海的人流就比較密集,從安全角度考量,什剎海都會盡量避免群體性活動。不過景區也并不是沒有舉辦任何活動,前門大街管理委員會主任葛俊凱表示,在七夕前門大街個別商戶可能會依據自身需要舉辦活動,但前門大街管理委員會沒有組織集體活動。
在業內看來,景區畏懼人流過高而不針對傳統節日營銷,也反映出很多景區目前難以擺脫“門票經濟”的主要原因。而景區是否應該更多針對傳統節日進行營銷,著名旅游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表示,景區可以借助傳統節日進行營銷,但不同節日對于不同景區具有不同的價值。是否選擇在傳統節日進行景區營銷不可一概而論,需要分析景區的資源和產品是否與節日相契合,分析目標游客群體的市場需求,并進行成本分析。